出让土地是指 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出让土地和划拨土地的主要区别在于:
出让土地
土地所有权不变,所有者将土地的经营管理权以合约的形式出让给另一方经营管理。
合约期限届满后,受让方应当将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归还所有权者。
土地使用权出让需符合规划,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土地用途变更需出让方和政府同意。
出让土地一般为商业用地,多建有商品房,具有使用年限,到期后可以续期。
划拨土地
一般针对公益事业用地或回迁房、经适房等建设用地。
取得国家土地后,事业性单位只需缴纳相关税费,不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划拨土地没有使用年限,但转让时可能需要缴纳土地收益金或出让金。
总结:
出让土地是国家通过有偿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使用者需支付土地出让金,并获得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而划拨土地则是国家无偿提供给特定用途的土地使用者,一般不涉及土地出让金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