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违法包括以下几种:
政治类有害信息:
包括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攻击党和国家制度及重大方针政策、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损害国家形象荣誉利益、破坏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诋毁英雄烈士等内容。
暴恐类有害信息:
包括宣扬暴力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思想、教唆实施暴力恐怖活动、传授暴恐犯罪技能以及传播暴力血腥视频、图片等内容。
诈骗类有害信息:
包括仿冒国家机关网站进行诈骗、仿冒国有企事业单位网站进行诈骗、仿冒学术期刊网站进行诈骗、仿冒银行网站进行支付交易诈骗、仿冒电信运营商网站进行支付充值诈骗等内容。
色情类有害信息:
包括直接暴露展现性的信息内容、产生性刺激的信息内容、淫秽色情相关资讯等内容。
低俗类有害信息:
包括隐晦表现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侮辱性的内容、带有侵犯个人隐私性质的走光、偷拍等内容、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非法性药品广告等相关内容。
病毒传播: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系统。
网络敲诈:
利用网络手段进行敲诈勒索。
侵犯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在网络上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其他知识产权。
发布网络虚假广告:
通过网络发布虚假或误导性广告。
传播淫秽物品:
通过网络传播淫秽物品。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未经授权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偷窥、窃取、更改或删除计算机信息。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通过网络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系统瘫痪或数据泄露。
利用网络实施金融诈骗:
通过网络手段实施金融诈骗,如网络钓鱼、虚假投资等。
利用网络实施盗窃:
通过网络手段实施盗窃,如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
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
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传播违法信息、制作或销售违禁物品等。
网络谣言:
编造并传播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违规开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
未取得相关许可,在网络上发布宗教信息。
网站传播有害信息:
网站未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被非法篡改传播有害信息。
造谣突发交通事故:
在未确定事故真实情况下,编造并传播虚假的交通事故信息。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严重时还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建议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