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是个渡口,我脚下的岸是中国。”作者黄立康在《国门河口》一书中这样写道。
站在承光塔下,如同站在梦的迷津处,几个场景瞬息间摆渡而过,留下带着古音的摇橹回声。而承光塔“承载河口光辉历史,昭示河口美好未来”的寓意也变得具象化。立于塔顶,便可将远处的越南老街市及蜿蜒的红河、南溪河尽收眼底,实现了“看山望水,享受异国风情”的美好愿望。
河口作为一个“渡口”,它镇守边境,它敞开怀抱,而承光塔就在山顶伫立,告诉渡口的我们那是家的方向。
图/文:陶赛男 陈然
“河口是个渡口,我脚下的岸是中国。”作者黄立康在《国门河口》一书中这样写道。
站在承光塔下,如同站在梦的迷津处,几个场景瞬息间摆渡而过,留下带着古音的摇橹回声。而承光塔“承载河口光辉历史,昭示河口美好未来”的寓意也变得具象化。立于塔顶,便可将远处的越南老街市及蜿蜒的红河、南溪河尽收眼底,实现了“看山望水,享受异国风情”的美好愿望。
河口作为一个“渡口”,它镇守边境,它敞开怀抱,而承光塔就在山顶伫立,告诉渡口的我们那是家的方向。
图/文:陶赛男 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