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这份忙碌的背后,是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去年底,明池玻璃成功通过东风汽车供货体系认证,叩开了又一个国内商用车龙头企业的合作大门。经测算,未来5年,仅东风汽车这一客户的供货额就有望突破2000万元,成为明池玻璃的“主力增长极”。

明池玻璃拿下这笔大单,离不开文登汽车机电产业专班的“牵线搭桥”与精准服务。在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中,文登汽车机电产业专班了解到明池玻璃有市场开拓的迫切需求,随即通过人脉资源对接东风汽车,并为明池玻璃量身定制了洽谈方案。
近几年,威海不断深化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随着企业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人才用工等方面的需求呈现跨区域、高层次态势,传统的服务模式逐渐力不从心。为助力企业破局,威海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建立“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让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同时,持续深化“企业大走访”“威海企业家日”“亲清发改会客厅”等沟通平台,实现全市4400多家规上企业“一对一”联系服务全覆盖。
优质服务换来了民营经济“加速跑”。据统计,今年1-7月,威海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规上工业营收利润率更是位列全省第一。
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威海还以创新实践拓宽开放维度,让“威海制造”的绿色名片走向全球市场。以位于乳山的沃森氏(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在乳山市政府的推动下,该公司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实现了两笔共计1.4亿美元债转股,大大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目前公司已形成全闭环产业链模式,从上游饲料厂到中游孵化养殖基地,延伸到下游的屠宰加工厂,可以服务全球和中国市场。这一案例也入选全省“跨国公司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为全省探索外资使用新模式提供了样本。

以开放赋能绿色产业,威海市还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1-7月份,已经组织750多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近80场,成功打造“好品威海商通四海”平台,提升“威海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同时,计划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各类论坛活动,线上线下协同推动扩大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出口规模,让更多的绿色产品,带着威海印记走向世界。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杨帆 任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