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乱背后是该国几十年来移民、法律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叠加。
由于毒品暴力犯罪活动猖獗,法国多座城市近日对16岁以下青少年实施宵禁。在专家看来,宵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骚乱规模,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骚乱背后是该国几十年来移民、法律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叠加。
宵禁效果有限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南部加尔省尼姆市宣布,在受贩毒和暴力事件影响的6个街区,16岁以下未成年人在21时至次日早6时之间不得单独外出,宵禁自21日晚间起实施。警方也出动了更多警力加强巡逻。
尼姆市分管安全事务的官员说,实施宵禁旨在“保护那些与贩毒无关的未成年人,同时也保护那些被毒贩利用、有时甚至只有十二三岁的未成年人”。

法国多座城市对青少年实施宵禁 图GJ
最近几周,尼姆市相互对立的贩毒团伙之间冲突加剧,蒙面人在街头用冲锋枪开火。6月27日,6名15岁至20岁的年轻人受伤;7月10日,一名53岁男子遭枪杀,另一名男子受伤。此外,一名疑为毒贩跟班的19岁男子近日被杀。
近年来,贩毒活动在法国多座大城市日益猖獗,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帮派之间暴力冲突时有发生,导致无辜平民死亡。
除了尼姆市,法国南部的贝济耶自去年起从晚上11时至次日早晨6时之间对13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宵禁,并于去年3月在某些地区将宵禁扩大到15岁以下。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认为,宵禁是“治标”的一个办法,且作用有限,更不可能“治本”。相对“保护”未成年人,这一措施更多是对他们采取限制,不让他们参与冲突。
事实上,法国西南部利摩日市长埃米尔·罗杰·隆贝蒂就坦言,宵禁效果并不好。“年轻人制造了骚乱,没有人能拦截和逮捕他们,宵禁毫无用处。”该市暑假期间对13岁以下的人实施宵禁。
法国对青少年实施宵禁并非新鲜事。早在2005年11月,法国东南部的罗讷省政府就在里昂市及其周边的10个城镇,禁止未成年人在晚上10时至次日早晨6时之间单独出门。近年来,类似措施也在法国多次出现。

尼姆市政厅 图GJ
背后深层原因
为何法国涉及青少年的暴力事件频发?宋鲁郑指出,首先是移民问题。这一人群年轻且经济状况不佳,相对难以融入社会。在法国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这些移民弱势群体遭受更大冲击,不满情绪也更强烈。
其次是法律问题。法国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相关犯罪行为判决很轻。“很多骚乱中未成年人成了主体,因为他们不受法律追究,警察拿他们没有办法,抓了后很快会将其释放。”宋鲁郑表示,这也助长了未成年人参与骚乱的行为。
宋鲁郑说:“骚乱只是表象,是冰山冒出来的那一角,背后是几十年来移民、法律等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结果。”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王佳烨
编辑 深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