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汉语桥”探访五夫古镇,看中国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力量

时间:2025-08-13 09:15:00

要问

现在高学历、有活力、有情怀的

年轻人都在哪儿?

中国乡村建设的路上

一定有他们的身影

8月10日

“汉语桥”的选手们在武夷山夫古镇兴贤古街

邂逅了这样一位青年——叶维沁

她是五夫镇镇长

也是这趟行程特别的“导游”

一粒莲子,焕发乡村新生

沿着兴贤古街漫步

随处可见路边剥莲子、晒莲心的勤劳身影

在叶镇长的娓娓讲述下

万亩荷塘中的乡村振兴梦

正徐徐铺展开来

曾经传统的农产品

正通过特色加工、多样经营

悄然焕发新生

选手们与村民热情交谈

品尝着刚刚摘下的莲子

回味着这片土地的质朴与温暖

来自泰国的谢丹凤感慨道:“莲子产业在兴贤古街蒸蒸日上,作为一名来自泰国的外国人,我也被中国人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打动。”

“我们老百姓的莲子以前是作为农产品来售卖的,现在变成旅游产品。他们的生活变好了,钱包也鼓了。”——叶维沁

在这里

“汉语桥”的选手们读懂了:

每一粒莲子

都蕴含着村民的期许与耕耘

是汗水与智慧共同结出的果实

旧屋新颜,岁月与未来交织

在年轻一代的创意改造下

曾经静默的闲置空间

融入现代审美与活力

摇身一变化为当地特色旅游打卡地

焕发出新的光彩

选手们穿行于街头巷尾

环抱一支荷花与屋舍合影留念

沉浸式感受古朴与现代交织的魅力

新西兰选手张蕙兰赞叹:“兴贤书院保留了天井,易于采光通风,门前的流水也可以作为消防以及生活用水,这些设计都能继续为村民服务,我觉得这很有智慧。”

“我们把五夫古镇修缮好,让我们的农文旅产业丰富发展。”——叶维沁

在这里

“汉语桥”的选手们读懂了:

每一间屋舍

都承载着历史的温情与未来的希望

是青年梦想与乡村情怀的诗意表达

书香悠扬,文化在时光中传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八百余年后的今天

朱子文化依旧在这里回荡

它是兴贤书院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生生不息

是孝廉文化馆中的特色陈列

是无处不在的创意表达

更是这群年轻的乡村建设者们

最真实的集体写照

一路走来 选手们驻足感悟

静静体会朱子文化在新时代的鲜活表达

多哥选手江小雨非常佩服这里的年轻人:“他们推广莲子上下游产业,给老建筑带来活力,希望将来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为我的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叶维沁

在这里

“汉语桥”的选手们读懂了:

每一种文化

都是千年智慧与时代力量的同频共振

凝结着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五夫古镇

各国青年踏上“汉语桥”

看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蓬勃图景

聆听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者的故事

这一刻

中文的力量早已跨越山海

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正如俄罗斯选手阿漓所感慨:“他们有一种责任感,为这个社会全力以赴,我认为这就是‘天下一家’的具象化表达。”

来源:东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