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日。穿越百年风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的呐喊至今仍在激荡。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新声。
当时代的聚光灯打在当代青年身上,“奋斗”二字正以千万种姿态绽放出璀璨光芒。实现全面国产替代,来自济南二机床的王传英,主导研制的大型冲压生产线,装备了国内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端牢能源饭碗,来自胜利油田的姜祖明,成功研发出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使老油田经济有效期延长10年;在黄河三角洲,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赵亚杰,守护着374种鸟类栖息的核心区域;在东方航天港,年轻的海上火箭发射及回收技术攻坚团队,成功将89颗卫星送上预定轨道……这些青春叙事一再证明,当代青年吃得了苦,挑得起担子,扛得住责任。
青年、时代和国家,共同的特点是“向上”。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越要靠坚定的奋斗精神保持前行的主动权,越要顶住外部的压力,稳住“向上”的劲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蕴含着国家发展之轨迹;在社会加速变迁、价值多元碰撞的环境下,如何以奋斗定义青春的方向,则体现个人理想之坐标。
什么样的奋斗更有意义?只有将个体奋斗嵌入国家发展的脉络中,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广大青年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如此,青春才能有更崇高的意义,奋斗才能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比如,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在新质生产力的突破中“挑大梁、当主角”;再比如,志愿服务天地广阔,呼唤更多有志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到西部、乡村、基层发光发热,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不管是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攀登高峰,还是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开辟新路,广大青年施展才干的天地无比宽广,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人人都能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找到奋斗的支点。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就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传承。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