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三重世界回响

时间:2025-07-19 17:24:00

盛夏七月,圣水湖畔,曲阜尼山再启文明对话的千年钟声。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弦,奏响了一场跨越71个国家、汇聚560余位中外嘉宾的“和合共生”交响曲。这场思想盛宴,旨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秉持开放、包容、互鉴、共享的理念,为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破题时代之问

凝聚“尼山共识”全球回响

论坛顺应大局大势,直面百年变局下的冲突迷思,着眼将儒家思想“和而不同”哲学基因转化为现代治理良方,共论全球化进程的和合共生之道。

直面共同挑战。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这一主题,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到“儒家文化世界意义”再到“全球化进程中的成人之美”,论坛所有话题既回应学术前沿的共同关切,更直击战争、生态、发展等现实问题。正如柬埔寨国务大臣陈乐提所疾呼的:“和平非仅熄战火,而是互相包容;包容非始于权谋,而是发于倾听!”

引发思想共鸣。论坛共收到36个国家的论文155篇,来自50多个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尼山,探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大文明公约数。正如马尔代夫副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拉提夫指出的,“今年论坛的主题令我们心生共鸣,应从差异中汲取奋进力量、发现文明之美,鼓励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指出,“论坛主题既及时又贴切,突显了在促进不同文明间相互理解的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穿透文明壁垒。《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共识》,向全世界、全人类发出了“文明间关系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各美其美重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成人之美揭示不同文明间相处之道,美美与共引领全球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倡议。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盛赞:“尼山论坛为不同国籍、背景和文化的人士搭建了深度交流对话平台,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无价贡献”。

学术创新蝶变

从“坐而论道”到“全员思辨”

论坛打破传统学术研讨的窠臼,以“三大革新”激活“思想磁场”,在开放交流中形成“思想和声”。

模式突破。创设“1+7”立体对话矩阵(1场主论坛+7场平行论坛),主旨演讲、闭门对话、高端访谈多轨并进,以学术观点的碰撞点燃智慧火花。尤其是“青年辩论会”邀请4支高校战队激辩“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邀请与会的海内外专家现场点评。这一创新设置以文化人、以辩启思,让古老儒学在思辨中焕发青春光彩,既激发了儒学的当代活力,也增进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跨界融合。同步设置世界文化遗产、金融文化、水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论坛,推动了人文与科技、经济、生态、健康话题的深度碰撞,带动了跨域、跨界、跨群体的深层交流。中埃古典文明对话会发布的《黄河与尼罗河文明合作倡议》,以大河文明为纽带,搭建起古代智慧与现代合作的桥梁。正如埃及驻华使馆副馆长海赞姆·阿卜杜哈迪所说,“两国开展联合考古,共享技术成果,为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典范”。

全员参与。充分尊重学术表达自由,告别“嘉宾独角戏”传统模式,增设观众追问、跨学科辩论环节,为各国专家学者提供全方位发声平台,超过230余名学者在38场活动中发表观点,让不同文明的光芒相互映照,不同国度的智慧相互启迪,实现了从“单向输出”到“全员思辨”的范式跃升。

全球坐标定位

搭建“没有围墙的文明客厅”

论坛以“有朋自远方来”的姿态向全世界敞开怀抱,广邀宾朋,绘出一幅文明互鉴“全景图”,为全球文明对话注入新内涵。

广聚天下有识之士。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国际嘉宾参会,其中包括16位外国政要前政要、30余位外国驻华使节和13位外国官员、国际组织代表,涉及了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全球南方国家,涵盖五大洲,国际嘉宾参会比例创历届论坛之最,搭建起各国人民心灵相通、相知相亲的桥梁纽带。

行走感知的文明课堂。论坛与“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紧密衔接,举办了“文明互鉴山东行”,引导国际嘉宾漫步于孔府孔庙、尼山圣境,在青砖黛瓦间触摸历史、感悟文明。嵌入式布设图书、手造精品展,现场展销书籍80余类、文创产品330多种,吸引海外嘉宾翻阅品读、打卡留念。来自约旦的学者米娜在体验中国马面裙时,激动地说“Today is a lucky day!”

云端论坛链接全球。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让全球观众实时参与和关注论坛的讨论。“尼山是什么”“尼山有什么”“尼山论什么”这“尼山三问”在网络端形成热议,美通社、韩联社、欧洲时报网等外国媒体刊发论坛消息,推出多语种视频节目,海外浏览量超3.2亿次,尼山声音辐射至世界各地。前中阿卫视驻华首席记者馨玥感慨“每次听到孔子的思想,都会觉得这是我心中的中国”!

从“和而不同”的愿景到“美美与共”的实践,尼山论坛已举办十一届,已从区域性学术活动转变为具有全球意义的高能级文明对话平台。它向世界诠释:真正的现代化绝非单一文明的“独角戏”,而是多元文明在互鉴中谱写的“交响诗”。当黄河与尼罗河的古老智慧在尼山交汇,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曙光从孔子诞生之地照亮世界。

尼山不语,自有千言。 这场文明对话的山东实践,正是中国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给出的最铿锵回响!

来源:鲁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