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莞爱铜行·光影铜城”——2025’广东(东莞)摄影家铜仁采风行活动中,东莞市摄影家协会16位摄影家深入铜仁2区8县,历时6天马不停蹄,用镜头聚焦莞铜东西部协作的丰硕成果,记录下深化产业、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协作的生动场景。
自莞铜结对协作以来,东莞援派干部人才队伍牢记使命、精准施策,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找准铜仁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携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和美村庄建设,让美丽乡村的新图景在黔东大地上徐徐铺开。
在此次采风活动中,产业振兴的画卷精彩绚烂,镜头掠过生态茶园、现代化养殖基地,定格记录下“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鲜活实践。

德江县枫乡溪镇《春茶过磅》 作者 何盛人

江口县康盛达蛋鸡场《财源滚滚》 作者 毛刃秋

印江县鹏一烧鹅鹅店铺直销 作者 何盛人

中南门古城抹茶体验馆 作者 李志良

印江县菌香润山乡·产业助振兴 作者 莫锐煊

思南县塘头镇陈薯生产及育苗基地 作者 杨石彪

江口县凯德街道·东莞企业家陈贵德和他的“德心水”厂 作者 毛刃秋

玉屏县藏红花种植场 作者 毛刃秋

玉屏县羊肚菌种植加工厂 作者 毛刃秋

碧江区茶店地图上的茶店主理人 作者 李志良

思南县孙家坝镇养牛中心 作者 杨石彪

德江县《指尖采春色·少年染茶香》 作者 莫锐煊

沿河县塘坝镇榨子村马家庄 村民正在采集古树茶 作者 陈国明

石阡电商中心 作者 杨石彪
教育、医疗,是群众最关心的实事,也是莞铜协作的关键着力点。近年来,一批批东莞援派干部人才响应党的号召,舍小家为大家,跨越千里山川,支援铜仁建设,做了大量扎实、富有成效的工作。此次采风活动,摄影家们捕捉到东莞援派协作教师的生动课堂、义诊现场医患互动的温情瞬间。

东莞援派石阡人民医院医生孙成晖在义诊现场 作者 杨石彪

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作者 叶嘉铭

东莞市寮步镇实验小学援印江教师黄柳欢与学生课后互动 作者 陈国明

东莞市常平第四小学援玉屏县教师梁昌恒的课堂 作者 毛刃秋

东莞市南城区阳光第九小学援碧江区教师曾海青的课堂 作者 蔡玉媚
为让搬迁群众能够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年来,立足铜仁市资源禀赋,莞铜两地深入开展“粤企入黔”双百行动,多批次动员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到铜仁考察投资,积极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了村民的产业发展,同时满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松桃县东莞协作产业园 作者 叶嘉铭

《妈妈你尝尝》——印江县东莞协作产业园鞋厂 作者 何盛人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铜仁地处黔湘渝接合部,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传统苗绣、叶脉绣,铺就了铜仁文旅融合发展的厚重底色。锦江河畔,灯火璀璨,古色古香的街巷里人头攒动,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下生动鲜活的文旅铜仁。

中南门古城热闹的村歌会现场 作者 毛刃秋

锦江河面“火龙”般的游船 作者 李志良

传统苗绣技艺 作者 李志良

叶脉绣非遗传承人杨丽和她的作品 作者 叶嘉铭
光影流转间,镜头定格了山海相牵的温度。六日跋涉,快门掠过茶山新绿、菌棚银白,拾起少年指尖的茶香、医者掌心的暖意,将“输血”与“造血”的协奏凝固。
山海情长,不止于协作。当镜头退场,那些被光照亮的笑颜与热土,正以生长的姿态,续写关于振兴,关于共生的下一篇章。
文 | 邹春江
图 | 东莞市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