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财联社汽车早报9月5日

时间:2025-09-05 08:38:00

8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5.2万辆 同比增长3%

9月3日,乘联分会数据显示,8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5.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较上月同期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69.8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07.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较上月同期增长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53.5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5%。此外,8月1-31日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5.3%;新能源厂家批发渗透率53.6%。

乘联分会:随着各地补贴的发放形式更加有节奏和控制规模,市场零售走势也相对更平稳。

中国广告协会:汽车无底线营销是内卷表现 要踩下“刹车板

针对一些汽车厂商在广告和营销宣传中的问题引起公众质疑,中国广告协会9月4日发文指出,汽车厂家、经销商和营销机构千万不能忽视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底线,要给正常的广告和营销传播系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带”,汽车厂商和社会要对无底线的广告和营销传播踩下“刹车板”。中国广告协会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屡屡出现的无底线营销,是对各方都不利的“多输”,对汽车行业来说,是行业内卷的表现,破坏市场秩序;对于诚信合法经营的厂商来说,是不公平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侵害消费安全这一消费者的法定基本权利;对品牌自身来说,且不说因为违法受到处罚对品牌产生恶劣影响,但就社会的质疑而使品牌失去信任,是对品牌的毁灭式伤害。

财联社汽车:当前,业内已普遍达成共识,“内卷式”竞争会给汽车产业带来不利影响,也在探讨如何破解当前的竞争状态。

比亚迪: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

比亚迪近日在机构调研时表示,比亚迪在全球布局超112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此外,比亚迪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

财联社汽车: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比亚迪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吉利旗下宝腾汽车于马来西亚首座电动汽车工厂启动生产

9月4日,由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持股的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宝腾控股有限公司(Proton Holdings Bhd.)启动了其电动汽车生产工厂。据悉,这座新工厂位于马来西亚北部霹雳州(Perak)的丹绒马林(Tanjung Malim),是与 DRB-Hicom 集团(DRB-Hicom Bhd.)联合打造的 “汽车高科技谷” 的一部分。该工厂耗资8200万林吉特(约合1940万美元),年产能将达2万辆,后续计划扩建至最高4.5万辆。宝腾方面表示,该工厂将生产宝腾e.MAS7车型。

财联社汽车:此举标志着马来西亚首次涉足电动汽车制造领域。

蔚来首次回应与迈凯伦合作

9月3日,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首次对外证实了与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间的合作,并透露第二季度技术服务收入已达数亿元。李斌表示,公司主要股东阿布扎比收购了迈凯伦,蔚来向迈凯伦输出了一些技术,这部分业务构成了对外技术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第一季度已有相关收入计入,第二季度则更多一些。不过,这部分收入目前并不稳定。”

财联社汽车:蔚来与迈凯伦的技术合作,正是来自CYVN Holdings的牵线搭桥。

知情人士:捷达品牌新合资公司计划四季度成立

9月4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将引入地方投资的捷达新合资公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成立。不过该人士并未透露投资方的具体信息。8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将在一汽-大众成都生产基地的布局基础上,通过引入本地投资,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财联社汽车:一场有别于传统合资模式的新范式正在开启。

2026款阿维塔07正式开启预售

9月4日,阿维塔旗下中型SUV——2026款阿维塔07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六款车型,增程和纯电各三款,分别为Elite、Max+、Ultra版。作为年度改款车型,该车型将在9月份升级为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新车全系标配3颗4D毫米波雷达,最远探测距离提升35%、精度提升4倍,有效应对暗光环境,且能够杜绝“幽灵刹车”等使用痛点。动力及续航方面,此次新增的宁德时代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电池容量为52千瓦时,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333km,综合续航为1200km。

财联社汽车:这是自2025年2月推出Pro+版本后再次升级。

特朗普政策或致税收优惠取消 通用汽车缩减Bolt电动车计划产量

9月4日,通用汽车表示,受需求不确定性影响,将调整雪佛兰Bolt电动车的投产计划:原定在堪萨斯州工厂以“双班制”生产这款插电式紧凑型电动车,现改为自12月启动投产时采用“单班制”。特朗普此前提出的3.4万亿美元财政方案,除取消电动车购车激励外,还废除了“汽车制造商未达联邦燃油经济性标准需缴纳罚款”的规定。

财联社汽车:政策的不连续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美汽车工业转型。

(财联社记者刘阳整理/点评)

(财联社记者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