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洪水中的逆行:河南救援队榕江救援纪实

时间:2025-07-01 17:54:00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杨晓妍 记者 苏梓晴/文 受访者供图

6月24日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境内多条河流水位持续快速上涨,导致县城多处低洼地带出现严重内涝。截至6月26日11时,洪灾造成榕江县域内6人不幸遇难。

6月28日17时左右,榕江县再次出现洪峰,洪水围城,防空警报再次拉响。

河南省已有多支救援队星夜驰援,跨越1500公里奔赴榕江抗洪前线,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在汹涌洪流中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

两次折返,为群众保驾护航

“28日,洪峰再次袭来,原本在返程的我们立刻折返榕江县。” 洛阳伊川县神鹰救援队队长梁绪伟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梁绪伟回忆,6月25日中午12时,他和11名队员携带两艘冲锋舟抵达榕江县,随即投入救援工作。湍急的水流、暗藏的漩涡和被淹没的下水管道,让救援行动充满危险。

“水浅时我们徒步涉水,但水下情况复杂,稍不留神就可能踩空。”梁绪伟说,“这几天几乎没有休息,从清晨6点忙到深夜,只要接到求救信息,我们就立刻出发。”

“前两天基本没吃上饭,后来当地百姓煮了玉米和鸡蛋送给我们。”梁绪伟回忆道,“夜晚的榕江一片漆黑,只有发电机的轰鸣声在提醒我们救援不能停。”

二次洪峰来袭后,梁绪伟和队员再次投入疏散工作,直至6月30日才踏上归程。而新的救援力量已接力抵达,继续为灾区群众运送物资、提供援助。

汝阳县神鹰救援大队队员赵占胜,被网友称为河南“漂流哥”,于6月29日上午9时抵达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安置点,迅速支起帐篷,架起炉灶。

“跨越1500公里,我把河南的烩面带到了贵州榕江。”赵占胜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每天清晨8点,他便开始烧水、备菜、煮面,一天要煮近20锅烩面,确保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能吃上热饭。

“虽然很累,但看到大家吃得开心,一切都值得。”赵占胜笑着说,“很多当地人是第一次尝河南烩面,都说好吃,还有人给我们送来毛巾和饮用水,这份情谊让人感动。”

6月30日,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道路中断、通信受阻、仓库受灾等困难下,紧急协调贵州榕江经销组成员,调拨包括速冻水饺、汤圆、馄饨在内的1吨速冻食品驰援一线。为确保物资高效送达,思念食品联动黎平县鸿远速冻物流团队,将该仓库全部速冻食品库存安全运抵榕江县第五中学临时安置点,为当地受灾群众及一线救援人员提供热腾腾的餐食,助力防汛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

“哪里有困难,我们就会去往哪里”

6月30日上午10点,平顶山市新华区海豚救援队队长孙辉带领13名队员,携带着一辆“巨无霸”餐车和净水车,火速赶往榕江县第五中学安置点。

“目前县城已进入灾后清淤和消杀的关键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孙辉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这辆餐车每天要保障2000多人的用餐需求,我们从河南带来的米面粮油和新鲜食材,将被制作成可口的烩菜,一部分供应给受灾群众,另一部分打包成盒饭送到一线救援人员手中。”

在临时搭建的厨房里,蒸锅持续运转,两口直径近一米的大炒锅不停翻炒。孙辉的救援队伍里有专业餐饮从业者,这次特意暂停营业赶来支援。“从汶川到玉树,从涿州到积石山,我们这支队伍已连续十余年参与重大灾害救援。”孙辉说,“这已经成为一种使命,哪里有灾情,我们就奔赴哪里。这次预计在榕江驻守一周,全力配合当地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同日下午6点半,河南善豚救援队也在紧急集结,应急车辆挂上“同舟共济,榕江加油”的红色横幅,他们也启程向贵州出发。

队长尚阿耿告诉记者:“30日早上,在接到榕江卫生健康局邀请,并经郑州经开区应急局批准后,我们立即着手准备物资。”这支经验丰富的队伍携带了专业消杀设备,包括口罩4000只,防护服120套,防护鞋套50双以及5台迷雾机,还特别准备了200箱河南特色胡辣汤。

作为队长,尚阿耿曾参与河北涿州暴雨、甘肃地震等地的救援,经验丰富,他说:“这次我们队共有8人前往榕江灾区一线,其中包括一位女救援人员,她已经60岁了,这次专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我们队中年纪最小的成员刚满23岁,前不久刚刚加入救援队,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这种大型救援任务。”

7月1日上午,尚阿耿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为了赶路他们一夜未停日夜兼程,只为尽快到达,预计当天午时到达榕江,和救援大部队在当地卫健局会合后,将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善后行动。

洪水退去,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仍在持续集结,他们前赴后继奔赴灾区。

来源:顶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