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露营、玩水成为家长带孩子消暑的热门选择。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构建安全消费环境,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夏季消费特点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安全舒心度夏。
露营逐渐成为大众休闲选择。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选购装备时,到大型正规商场、品牌专卖店或信誉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注意查看商品标签标识,拒绝标识不全产品。不同装备关注不同参数:帐篷可查看是否达到GB/Z27735—2022《野营帐篷》国家标准;防水性参考产品涂层PU值;防紫外线功能留意UPF和UVA透射比数值;睡袋关注填充物参数和隔热指标R值;卡式炉要选择具备过压保护装置的。
选择露营目的地,优先考虑开发完备的正规露营经营地,提前核实收费内容,如停车费、垃圾清理费以及是否免费提供工具等。如选择未开发野地,务必注意安全第一,提前关注天气,避开恶劣气候,注意用火安全,践行“无痕露营”理念。
漂流刺激解暑但属高风险项目,易发生擦伤、磕伤等意外。选择前,先行了解漂流地的距离、时长、惊险程度,结合自身状况和喜好选择。务必提前确认门票是否包含保险、装备租赁等附加费用,避免现场加价。
长时间户外活动需做好防晒。购买防晒化妆品,要注意防晒数值,并查看标签标识信息是否齐全,如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和地址、保质期、成分表、生产许可证号及批准文号。宣称防晒功效的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产品都需要经过批准后才能上市,经过批准的都会有产品批准文号,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化妆品监管”APP核实产品相关信息。标签标识信息不齐全或没有中文标签标识的,消费者要谨慎选择。在选购防晒衣时,消费者要留意标签信息,查看是否有标注防紫外线功能及有无UPF值。
最后,消费者应妥善保存相关聊天记录、购物小票、支付记录、订单信息、宣传截图等凭证。遇消费纠纷,先与商家协商。协商无果,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依法维权。
来源: 桂林晚报